赴美上市中概股再添一家。 2025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透露了一亩田集团(YIMUTIANINC.)赴境外发行上市的备案通知书。 根据备案通知书,一亩田计划采用VIE架构,发行不超过196,169,769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 如其名所示,成立于2011年的一亩田集团,是一家中国农业产业互联网企业,且是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及食品B2B流通数字服务平台。公司以搭建农产品B2B数字化产销服务平台开始,逐步发展成为覆盖种植、批发、流通等农业全产业链的综合性数字集团企业。 前百度员工创业 华创领投、红杉等多次助力看好 一亩田,孕育于中国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中,并成功长成为农产品B2B领域的佼佼者。 据公开资料,一亩田集团境内运营实体为北京一亩田新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邓锦宏原先曾就职于互联网大厂百度,先后担任产品经理和市场部战略合作负责人。在百度工作期间,他积累了大量互联网产品运营和市场合作的经验。尤其是在接手乡村信息化项目后,邓锦宏开始深入了解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的广阔天地和发展潜力让他萌生了在农村创业的想法。 两年的农村奔波经历后,2011年邓锦宏开始了第三次创业,正式开创了一亩田。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聚焦于农产品的原货市场,致力于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等现状,譬如搭建农产品B2B撮合交易平台。 在邓锦宏的领导下,一亩田发展迅速。2012年,一亩田被纳入国家发改委全国农产品价格数据库,为农产品价格决策提供参考,这一举措让其在行业内初露锋芒。 成立第三年,一亩田成为工信部物联网发展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2014年一亩田手机版(APP)上线,开启了农产品线上交易的新时代,让农产品交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广大农户和采购商搭建了便捷的沟通桥梁。 此后,一亩田不断拓展业务版图。2015年,一亩田启动县域产业带计划,与河南焦作市、黑龙江勃利县等多地达成首批战略合作,深入产地,整合资源,推动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并在同年上线了商机系统,吸引了21000家餐饮、深加工、贸易公司进驻,进一步丰富了平台的交易场景,完善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对接。 截至当年6月底,一亩田的交易流水就已达到153亿元,展现出其在农产品交易领域的强大影响力。 并由此,一亩田赢得了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认可。2016年11月,包括红杉、真格基金、易贸控股、云峰投资均参与了一亩田C轮融资。2019年1月2日,一亩田宣布完成C轮系列数亿元融资,由易果、华创领投,红杉等老股东进行了跟投。 在这历时两年多的C轮融资过程中,一亩田通过持续的资金注入不断优化自身业务以及技术升级。2018年,公司用户从年初的800万增长到1300万,成为中国服务B端商户群体最多的公司之一。还推出了直播、短视频等新玩法,增加用户的产品销售渠道;开发天机农业大数据系统,组建地区采购商联盟,深入开展产销对接;以及开展品类精细运营、商家认证优化等,平台的服务能力和用户体验得到显著提升。 五大业务板块联动 打造农产品交易“超级生态圈” 截至目前,一亩田旗下已经构筑了一亩田APP数字平台、豆牛智慧代卖、沃众田数字规模化种植基地、沃来逍代办帮销、AI精准营销五大业务板块,并构建起了庞大而高效的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创新模式。 其中,一亩田APP数字平台是其核心业务板块,也是全国最大的农产品B2B流通数字服务平台。 依托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等先进互联网技术,对用户交易数据、偏好信息的深度分析,一亩田APP为农产品买卖双方提供产销精准匹配服务。同时,平台提供线上电商交易、资金安全保障等综合服务,让交易双方能够在一个安全、便捷的环境中完成交易。据悉,平台中每天多达30万对的有效交易撮合。 目前,一亩田APP的采供B端用户超过5600万,用户群体涵盖农产品批发商、加工企业、超市、餐饮连锁企业、B2C卖家、出口贸易企业等多元化B端商家,形成了一个活跃的农产品交易生态系统。 平台全年可售卖农产品品类超过1.5万,丰富的品类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无论是大规模采购还是个性化定制,都能在一亩田得到满足。 除了强大的线上平台,一亩田还建立了完善的线下服务网络。豆牛作为一亩田平台下的农产品代销平台,覆盖全国65个城市的近110个一二级市场,为货源丰富的货主迅速打开全国市场。豆牛提供售前行情调查服务,让货主了解市场动态;售卖过程全程监督服务,确保交易公平公正;售完24小时之内回款服务,解决货主的资金周转问题。 通过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一亩田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货难”的问题,推动了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大幅提升。 资料显示,依托全国一二级批发市场渠道,一亩田目前建立了产地直通批发市场的智慧化代卖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全国65个城市的近110个一二级市场,可销售200多种农产品,是土豆、柑橘、辣椒、油菜、西红柿等多个品类全国最大的批发销售服务商。 近两年开始,平台进一步开始优化其供应链。 2023年,一亩田先后启动了“沃众田”项目和“沃来逍”农产品经纪人培育项目。前者主要是建设数字规模化种植基地,推动农业供给侧的转型发展,并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和供应稳定性。 后者主要是计划全面投身产地,以全渠道卖货“天地网络”赋能经纪人,为每个主产区培育数字化、市场化、Al化的卖货队伍。 截至目前,“沃众田”项目持续扩大,广东马铃薯基地规模扩大到3000亩,并建成广西贵港540亩辣椒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并通过新农人培训、产业融合、产业峰会、产销对接、区域品牌建设等举措,全力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发展,已服务包括徐闻菠萝、廉江红橙、茂名荔枝、清远麻竹笋、南宁火龙果、恒山黄芪、富锦大米、抚远冷水鱼、乌什核桃等全国近百个农业主产区。 一亩田赴美上市 中概股热潮添“农”墨重彩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及食品B2B流通数字服务平台,一亩田此次首发上市选择赴美。 踏入2025年,中资企业在美股市场再传捷报,兽用疫苗供应商正业生物于1月7日登陆美股市场,上市首日涨21.50%;机械臂生产商因立夫也于1月2日在美国成功上市,两个交易日股价累计涨幅逾43%。这无疑为中概股赴美上市的持续热度添了一把火。 回顾2024年,赴美上市的中资企业数量和融资额双双实现突破性增长。Wind统计显示,2024年有61家中资企业融资30.20亿美元,相较于2023年,上市数量增长接近翻倍,融资额更是激增2.24倍。 这一增长主要由几家明星企业引领,如吉利旗下中国电动汽车公司极氪、安踏旗下的亚玛芬体育,以及自动驾驶领域的佼佼者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这表明中概股在赴美上市时,头部企业的示范效应明显,带动了整体的热度提升。 从上市板块来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一共有25家中概股上市,其中2家登陆纽交所,23家登陆纳斯达克。纳斯达克凭借其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偏好,吸引了大量中概股。以一亩田为例,其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看中的正是纳斯达克在科技与创新领域的影响力和资源集聚效应,期望借助该平台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资本支持,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和资源。 从行业分布角度,2024年赴美上市的中企数量中,TMT行业和消费服务行业新股在总数中占主导地位,其中TMT行业数量更为领先,在融资额方面同样领先。虽然一亩田不属于典型的TMT行业,但作为农产品B2B领域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其发展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紧密相连,也受益于当下科技赋能传统产业的大趋势。 在赴美上市的浪潮中,像一亩田这样利用数字化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企业,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当然,中概股赴美上市也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当前国内企业对赴美上市热情高涨,但梳理数据发现,赴美上市的企业大部分融资额较少在线炒股配资,并且破发比率高达84%。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一亩田若成功上市,如何在资本市场中保持良好表现,提升股价稳定性,是其面临的挑战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