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城市,是观察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窗口。在经济第一大省广东,谁将成为下一座万亿城市?GDP在五千亿到一万亿之间的城市中,目前仅惠州一个。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深圳都市圈副中心,是最有条件、最有实力、最有希望在较短时间内晋级万亿GDP的城市。 作为首家赚钱的中国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已经连续七个季度实现盈利。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不断强化在智驾领域的研发投入,且成效显著。特别是今年来,全量推送无图智能驾驶,实现智能驾驶全国都能用,再到发布全新一代技术架构——端到端+VLM双系统,开启端到端万人测试。可以说,当下的理想汽车,智能驾驶进步相当快,从曾经的新势力中的追赶者,已经进入引领地位,闯入“端到端”无人区。在特斯拉FSD V12进入中国前,以理想、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已经在全速前进,迎战特斯拉。 目前,飞行汽车需要解决的痛点包括续航里程短等技术问题、造价高昂等成本问题、适航认证等合规问题。赵德力表示,在技术层面,小鹏汇天已与赛力斯集团就航空增程器进行初步接触,主要目的是解决飞行器续航里程短的问题。 数据显示,2023年惠州市以GDP为5639.68亿元的总量位居广东省第五位,其增速为5.6%,在大湾区仅次于6.0%的深圳。 今年7月,广东正式发布《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支持惠州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功能作用,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更高标准更高水平建设制造强市、创新城市、品质城市。 在成为广东第5个“万亿工业大市”后,作为下一个冲刺GDP万亿城市的“种子选手”,惠州如何为城市发展积蓄新动能,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大企业、大项目托起两大万亿产业集群 早在2021年,惠州工业总产值已突破万亿,成为广东第五个万亿工业城市。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惠州市GDP为4196.73亿元,在广东省依然稳居第五位,其增速为4.7%,依然位居全省前列。惠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等多项指标增速位居珠三角前三。 惠州之所以异军突起,工业是其经济的基本盘。惠州以工业立市,打破“零敲碎打”传统发展模式,推动土地、资金、能耗等要素资源向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两大产业集群和“3+7”工业园倾斜,走出了一条以大项目带动跨越发展之路,惠州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于2021年、2022年突破万亿元。去年,惠州电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达到5266亿元和3479亿元,两大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65%。 走进大亚湾开发区的石化区,一条条空中管廊纵横交错、互联互通,园区企业隔墙互供包括氢气、液氨等20余种物料,仅2024年互供资源总量就已超750万吨,推动产品上下游隔墙互供、产业链共生互补循环。 大亚湾区石化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特聘专家蒋兴镛介绍,除港口等交通区位优势外,惠州石化产业基地上下游成熟的产业配套和丰富的基础材料,可以更快、更全供应珠三角地区市场,这是石化巨头们青睐惠州的重要因素。 在中海壳牌项目的“榕树效应”下,包括巴斯夫、科莱恩、三菱化学等石化巨头企业纷纷入驻,就地转化了中海壳牌50%的液体石化产品,实现产品的“隔墙供应”。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实现总产值3586.0亿元,增长12.6%,增加值完成680.8亿元,增长18.9%。 日前,中国化工联合会发布了2024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结果,惠州大亚湾开发区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名,已经连续6年居首。 在中海壳牌、埃克森美孚等一批重大石化项目的支撑下,惠州石化新材料产业将聚焦大亚湾石化区和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主攻产业链方向,推动平台、原料、产品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耦合发展,加快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持续提升全球石化产业高地能级。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分析,这些大产业、大项目不仅带动了惠州包括石化在内的多个产业快速发展,对惠州经济增长发挥的作用比较明显,而且容易产生跨越式发展。 放眼广东制造业版图,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甚是抢眼,TCL、德赛、亿纬锂能、华阳、利元亨、胜宏等一批龙头企业星罗棋布,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排名第7)、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排名第62)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12家企业入选2024年省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实力百强,入选企业数量全省第二。 面对行业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业务,广泛覆盖国内外知名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品牌,为全球客户提供移动出行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走出一条自主向上发展之路。 作为全国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惠州已形成了5G及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等主导产业,产业规模稳居全省第三。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惠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35.5亿元,同比增长9.1%。“2+1”产业中,电子行业增长11.8%,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长18.9%,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集群增速上双,为惠州经济稳增长发挥出关键支撑作用。 惠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正在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超高清视频、5G及智能终端、新型电池、基础电子等优势产业提质升级,联动广深佛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迈进万亿之城,未来增量何在? 作为广东经济总量第五城的惠州,2023年GDP为5639.68亿元,距离万亿的大门,需要再造一个惠州,而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将是最大的支撑,然而两大支柱产业要实现万亿的跨越之路并不轻松。 从外部来看,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石化、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的国际关联度高,受到“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地缘冲突等干扰明显;从产业本身来看,现有两大主导产业的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延伸。如石化产业链中,尽管惠州已落户多个百亿级项目,但全产业链中最富价值的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等下游环节仍有极大的延伸空间。 眼下,广东支持惠州的发展关键词是“新增长极”,明确惠州要在更高起点上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提升制造业发展能级,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元级产业集群,联动全省石化产业、数字产业集群协同共兴。 近年来,惠州也敏锐观察到了这一趋势,围绕“建成全球石化产业高地、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为目标,提出了“锻长板、扬优势、育新板”的发展思路,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大产业集群,不断增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在锻长板方面,惠州提出,将高标准建设大亚湾石化区,以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延伸产业链条,引进石化中下游细分领域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碳二、碳三、碳四、芳烃、电子化学品等千亿级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石化产业集群;惠州将联动广深佛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推动超高清视频、5G及智能终端、新型电池、基础电子等优势产业提质升级,实施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推动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培育优势产业方面,新能源电池行业是惠州万亿产业集群的核心支撑之一,目前已集聚了亿纬锂能、德赛电池、欣旺达等150多家产业链规上企业,产业规模超千亿。为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惠州出台了《惠州市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积极谋划发展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冲刺全国第一方阵。 在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看来,与珠三角城市民营经济发展策略不尽相同的是,惠州更倾向于依赖本地国企和引进大项目,并以此建立起如今的产业体系。未来惠州需要设法吸引创新型企业,在现有“深圳研发、惠州制造”框架中找到新的突破口,积极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增强发展竞争力。 “惠州要进一步加强区域联动,强化与深圳、香港产业协作高端的正规配资平台,推动陆海产业相互协同互补发展,成为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枢纽。”胡刚说。 |